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旅游  >  小記者
搜 索
東北網小記者李思琪:學習鐵人精神,引領美好未來
2018-08-12 18:51:4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石油是我們平時都很常見、常用的一種能源,家家的汽車都需要它。可是大家可否知道以前中國是沒有石油的。有很多的外國專家來到中國都說中國一定沒有石油,當時中國的石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可是從國外進口成本就非常的高了。再說了,萬一有一天人家不出口給你了,中國豈不是就沒有石油了?這時出現了一個叫李四光的地理學家,在勘察了中國地貌之後,他對中國人民說中國一定是有石油的。可是發現了石油該如何開采呢?這件事情就是後來鐵人王進喜來做的。

  王進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出生時家人用稱量了量,正好是十斤。所以他的小名就叫『十斤娃』。十斤娃長大後,按照王家的家譜往下排,起名王進喜。他於1950年春,玉門礦招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從那時起他開始為中國的石油事業獻力,在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於他出生在農民家庭家裡又沒有人識字,於是他開始和身邊的人學習漢字。他曾經說過:『我學會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他的夢想真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1959年10月1日,王進喜參加建國十周年國慶觀禮,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鐵人王進喜的開采隊,在開采石油鑽井時沒有我們現在先進的起重設備,他們就靠人力將重達六噸的軋油機搬到了油田上。十幾個人搬六噸重的軋油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王進喜對大家說:『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加油,我們一定能行!』鑽井時,井中有水,他們就拿著搪瓷盆一個人接一個人的將水傳到彼岸。王進喜說:『一滴水就是一滴油,我們不能浪費每一滴水和油』。當石油井噴發時,他奮力用自己的身軀壓住井噴,當他得了癌癥時,他還說:『癌癥也是紙老虎,等我病好了再去大慶乾個20幾年。』可想而知,王進喜為了開采石油,他吃了多少苦,糟了多少罪,他曾說過:『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做到了,他真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人』。

  通過這次『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我學習到了偉人精神,做人要有不怕苦,不怕累,永不言敗的精神,未來我們也要多向王進喜同志學習,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資源越來越豐富,期待我們奮斗中的美好未來!

  文/攝小記者李思琪

責任編輯:平靜
想學唱歌的 快來樂聲國際藝術中心 【專題】『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大型尋訪活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