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旅游  >  小記者
搜 索
東北網小記者王震燚: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2018-08-12 18:51:4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當燦爛的陽光跳出東海的碧波』我們的活動將在尚志市、海林市、牡丹江市啟程。在活動中,我們跟隨著抗聯老戰士以及後代子孫聆聽他們講歷史、講故事。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使我崇敬。

  8月2日,我們一行人先來到了尚志市的趙尚志烈士陵園。在珠河抗日烈士紀念碑下聽王曉江爺爺給我們講趙尚志、王明貴的英雄事跡。還在珠河抗日烈士紀念碑下隆重的宣誓。隨著講解員我們又來到了碑林,碑林中有許多抗日英雄的題詞,如:趙一曼、王明貴同志……

  下午我們來到了海林市的楊子榮紀念館,楊子榮紀念館建在青山之巔,我們爬上階梯登高遠望,四位烈士的石棺寧靜、安詳地屹立在中間,館內有以楊子榮故事改編的電影《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

  8月3日,我們來到了牡丹江市,矗立在廣場中央的一個以八女投江為背景的巨大浮雕,八女分別是冷雲、胡秀芝、楊桂珍、郭貴珍、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她們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纔13歲。她們不像敵人低頭,毅然決定投江,英雄事跡流傳至今。烈士們拋頭顱灑人血,換來現在的和平年代。我們和89歲高齡的抗聯老戰士王濟堂對浮雕敬軍禮。

  8月4日,我們來到了齊齊哈爾的和平廣場,首先引入眼簾的是37米高的勝利紀念碑,這是為慶祝抗戰勝利而建造的。然後我們在蒙蒙細雨中參觀了西滿英烈紀念館,西滿英烈紀念館的講解員第一次看到了他講解的英烈後代非常激動。王貴明之子王曉江還向講解員贈書。一個個抗戰英雄的故事,滿是硝煙的戰場,讓我感覺戰爭就在眼前,我都有股扛起槍衝上戰場殺敵的想法,對此我非常震撼。

  中午時分到達了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在那裡我們知道了王進喜是一位石油工人,他為大慶油田鑽井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一次油田噴油了,王進喜和幾位石油工人一起跳進了油井裡堵住了油井噴油。王進喜生活很簡朴,住的是茅屋,但是由於積勞成疾,被迫住進醫院接受治療,但是已經是癌癥無醫可治,享年47歲。據說紀念館門口的階梯有多少階,王進喜就活了多少歲。鐵人精神是值得我們傳承的。

  8月5日我們來到了頤園街1號革命領袖紀念館,毛主席和周總理試察哈爾濱時住過這裡,館內木雕惟妙惟肖,牆兩側貓頭鷹,棚頂烏龜殼……二樓是毛主席簡朴的臥室、辦公室裡有一古鍾,它的時間永遠停留在2:30,因為毛主席是在2:30分鍾踏進頤園街1號的,這是歷史的見證,這個鍾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還有主席翻閱的報紙,題字裝書的皮箱,這兩個皮箱解放後送給了他的警務員,在主席去世後他的警務員捐獻出來。講解員還告訴我們抗戰啟發地是哈爾濱,我們踏著主席走過的臺階,工作過的地方,在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的旗幟上簽字合影留念,至此『黑土地的紅飄帶』走革命路線完美閉幕了。

  虹橋第二小學三年級 王震燚

責任編輯:平靜
【專題】『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大型尋訪活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