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旅游  >  境內
搜 索
萬裡長江 天生雲陽
2019-03-26 15:42:00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美圖秀

  4A級景區張飛廟。

  5A級景區龍缸·雲端廊橋。

  月光草坪。

  綠色"金字塔"。

  小貼吧

  景雲碑

  此碑出土於雲陽縣舊縣坪遺址,碑文反映了東漢時期三峽地區的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實,是目前三峽地區出土的唯一漢碑,具有極大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古岩畫

  此岩畫發現於雲陽縣馬嶺村牛尾石臨江岩體上,描繪了比較完整的聚居部落紀事圖景。據專家考證,此岩畫為峽江最為古老的岩畫。

  環保碑

  此碑摹刻於清朝道光十九年,是當時雲陽知縣頒布『禁正塘水,不准污穢』的禁令,為保護長江水環境資源的最早記錄,國家二級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重大。

  第一春聯

  五代時期後蜀一代名宦、雲陽人幸寅遜曾撰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史料可證的我國『第一副春聯』。

  普安恐龍化石牆

  ●2.5億年前,龍缸在這裡形成

  ●1.5億年前,恐龍在這裡聚集

  ●2300多年前,先秦在這裡置縣

  ●1700多年前,張飛廟在這裡建成

  ●20年前,雲陽新城在這裡崛起

  峽江岩畫演繹遠古風情,《詩經》詠酒陶醉天地君臣;秦時明月朗照巴師英姿,漢時和風遠播鹽都美名;文藻勝地薈萃忠勇纔藝,天下龍缸盛滿自然雄奇;恐龍之鄉驚撩神秘面紗,山水園林漫繞三峽梯城。

  萬裡長江,萬裡掠影情鍾雲陽!

  天生雲陽,天生麗質添彩長江!

  四時多雲,山水之陽。旖旎風景中內蘊深厚文化積淀,文化遺存與風土人情水乳交融。故風景文化皆有故事鋪陳,故事之中文化風景總相依存。

  『文藻勝地』張飛廟

  生於涿州卒於閬中的張翼德,怎在與其毫無關系的雲陽『落戶』?

  小說中性情粗魯的猛張飛,怎麼其廟宇卻成了『文藻勝地』?

  傳說張飛正駐守閬中,驚聞關羽噩耗,『旦夕號泣,血濕衣襟』,狂怒中嚴令部屬三日之內掛孝出征,討伐吳國為二哥報仇。部將范彊、張達深知無法如期復命,又懼怕張飛懲處,於是乘其酒醉聯手暗害,取首級投奔東吳。但他們行至雲陽,聞吳蜀又已講和,便倉皇棄首級於江中。張飛投夢一漁翁,述說遇難之事。漁人醒來大驚,次日下網捕魚,果得其頭,於是將其存放在飛鳳山麓一座小廟的土偶腹中。故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之說。後來人們紛紛到此朝拜,經歷代擴建,小廟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

  而因為一部《三國演義》,人們歷來只知道一個嗜酒好戰的『武張飛』,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還是一位纔高八斗的『文張飛』。雲陽人崇奉一個真實面目的張飛,不僅因其『雄赳赳,嚇碎老曹肝膽;眼睜睜,看定漢室江山』的勇猛忠義,還因其『光焰萬丈長』的文纔。不是嗎?僅僅看那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概括得多凝練,專揭人短且不帶髒字,絕非一般粗人;他游真多山寫下文采飛揚的《真多山游記》;元代畫家吳鎮作詩,提及魏國鍾繇、吳國皇象兩位書法家的造詣恐怕難及張飛『漢八分體』;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載張飛擅草書,喜畫美人。

  正因張飛秉義擅文,歷朝文人多前來游賞、留題、書刻、捐助,留存『書畫刻三絕』。廟裡收藏漢唐以來石刻、木刻、字畫600餘件,新石器時期以來其他文物1000餘件,名噪京師的書家彭聚星、住持瘦梅、名士姚仁壽貢獻尤多。其中字畫碑刻,多出自名家聖手,各領風騷,為國內外罕見,價值極高,如漢《張表碑》、梁《天監碑》,以及黃庭堅、蘇軾、岳飛、鄭板橋、劉墉、張船山、竹禪等許多名家之作,『文藻勝地』名副其實。

  『國保』文物、4A景區張飛廟,因三峽工程遷至沿江32公裡外的新縣城對岸,成為1949年以來整體搬遷距離最遠、級別最高、體量最大的文物,其恢宏精美的盔頂式建築和其他寶貴物件均得到原貌保存。這一成功之作,為國內外專家和游人贊嘆不已,譽為『創造了一大新的奇跡』。

  『慕漢宋兩完人,文章絕世,書法絕世;稱巴蜀一勝境,琵琶有聲,銅鑼有聲。』助風閣旁的這副對聯,是張飛廟文物和景觀的精妙寫照,既頌揚了諸葛亮文章絕世,岳飛書法絕世,更贊美了二人如同張飛一般的完美人格和高妙文纔。其下江邊的銅鑼渡口,仿佛又回到昔日的槳聲燈影;其後的琵琶山麓,澗水叮咚,松濤聲起,如少女輕撫琵琶。

  如今,伊人雖逝,而張飛廟的千古靈鍾正唱和著悠遠古風與時代濤聲。

  游客留言選錄:

  大吃兩驚啊——原來猛張飛還是一個大秀纔!原封不動地將一座建築巨構整體搬遷,亦堪稱一絕!

  恐龍化石『長城』

  宛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鄉村少年周政的名字,注定與普安恐龍化石群聯系在一起。

  2014年夏,雲陽縣清水鄉17歲的少年周政來普安鄉老君村學開挖掘機。在工地對面的司馬坡,他無意間扒開草叢,突然被眼前一形狀奇特的『石頭』吸引。它表面光滑兩頭?黑,還長了青苔。叫他吃驚的是,石頭的形狀跟豬筒骨幾乎一樣。在周邊的草堆中,他又發現了幾塊。

  一連好些天,周政看著石頭發呆,不禁想起電影《侏羅紀公園》——『啊?會不會是上億年前的恐龍骨骼?』

  初入社會的少年很迷茫——該去哪裡報告呢?

  家人奉勸他莫管閑事,為一塊石頭費心費力會被人笑話的。

  但充滿求知欲的少年決心要弄個明白。他帶上樣品,動身前往第一次去的上海,找到在網上搜尋著的古生物鑒定中心。

  可結論尚需要時間。他回到雲陽後,得知縣裡有個博物館,立即送去幾塊化石樣品。縣博物館高度重視,認為是恐龍化石的可能性極大,但需要權威鑒定,遂將其上報。

  話說半個月後周政再赴上海,拿到了鑒定為恐龍化石的結論。他喜極而泣,和朋友在外灘喝得大醉,那天恰是他18歲生日,這個喜訊是他不可估價的成年禮。

  幾乎同時,古生物化石專家相繼來到普安現場。

  恐龍!1.5億年前,侏羅紀!

  2015年1月,全國古生物考古界著名專家聚集普安。

  發掘結果讓他們大為震驚——普安恐龍化石群牆面長達150米,恐龍化石4000多處,是『世界上單體最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牆』,是『埋在地下的恐龍化石長城』;無論種類、數量,均居全球之最,並可『填補恐龍演化關鍵序列空白』。

  權威專家一致認為,這是中國乃至全球古生物研究領域的重大發現!其特點是,出露了完整的侏羅紀地層序列,為綜合研究侏羅紀時期的地理、生態等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地層載體;分布時代跨度大,為侏羅紀恐龍的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材料;分布范圍廣,在約5公裡長的岩層走向上都有化石露頭,顯示了巨大的發掘潛力;種類豐富,已經發掘出來的化石包括基乾蜥腳型類、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和劍龍類等至少五個恐龍亞類群以及蛇頸龍類、龜等其他爬行動物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食肉的、食草的,無一『缺席』;普安恐龍生活時期處於恐龍演化的關鍵時期,研究意義重大。

  2018年,雲陽縣決定向全球招標,依托古生物遺存和現代的全球資源,規劃建設世界級侏羅紀恐龍主題公園,打造恐龍奇幻之旅。一個集生態、原始、科技型及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於一體的世界一流大型恐龍旅游產業園,正呼之欲出。

  雲陽縣政府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告:

  『世界級資源,要用世界級眼光謀劃,用世界級水平定位,用世界級大師創意設計!』

  天下龍缸

  『一缸獨立橫絕巔,天梯石棧相勾連。青冥浩蕩不見底,吞月吐霧噴紫煙。』這首詩所描繪的,正是雲陽龍缸的壯美景色。

  2.5億年前,大自然就鬼斧神工雕鑿出驚世之作——龍缸。

  神秘莫測的龍缸,號稱『天下第一缸』,其缸沿下面風光旖旎的石筍河,享有『長江三峽香格裡拉』之美譽。

  龍缸景區地貌獨特,石怪峰奇,谷幽崖峻,溶洞密布,是自然科學和地質景觀的博物館、大觀園。特別是突兀而起的摩天石筍,有如神來的如椽之筆。

  龍缸一帶,為遠古巴人的聚居之地。雄奇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先民剽悍、忠勇的氣質,他們曾跳起粗獷的蠻舞,揮動堅固的板楯,於牧野之戰力助周武王大敗紂王前軍,還因射獵白虎安定一方贏得秦王封賞,至今當地土家人仍自稱是打虎匠後代。

  龍缸周邊還是富有光榮傳統的紅色沃土,鐫刻著川東游擊隊鐵血男兒們英勇戰斗的足跡,其領導者劉孟伉,是這片靈山秀水滋養出的藝術大家,享有『二十世紀最具有代表性二十位書家之一』的尊崇地位。

  相傳,龍缸原本蓄滿了水。一日,住在穿洞子裡的一個青年樵夫前來挑水,忽聽到呼救聲,定睛一看,一少女正在水裡掙紮。樵夫縱身跳進水中救起少女後,挑著水正欲回家,少女卻拉著他的衣襟要跟他走。盯著面紅耳赤的樵夫,少女噗哧一笑,娓娓傾訴了衷腸。原來,她是住在龍洞的小龍女,樵夫在山崖間嘹亮的歌聲,以及勤勞善良的人品,早已令她芳心暗許。這日恰逢七夕,老龍王又遠去東海,龍女便佯裝落水,等著『英雄救美』趁機表白。於是英俊樵夫和美麗龍女情投意合,就在龍缸邊私訂了終身。

  兩人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老龍王得知後,雷霆大怒,掀起一陣狂風卷走龍女,龍爪一伸又將龍缸缸底戳穿,於是龍缸便成了一口空缸。

  失去愛人,樵夫萬念俱灰。他又回到和小龍女相識的龍缸邊,本想跳進缸裡了卻此生,但又擔心突然有一天,小龍女再次出現在他眼前,於是在缸邊望穿秋水苦苦等候。天長日久,樵夫化作缸邊一塊巨石,成了其驚險讓人望而卻步的『鷹嘴石』……淒美的愛情演繹了古老的神話,峻美的景觀則新創了現代旅游的神話!

  自2012年正式開園以來,僅數年時間,龍缸便從一處默默無聞的深山峽谷,躋身舉世矚目的國家5A級景區,成為旅游者心馳神往的熱點。尤其是2015年,世界第一懸挑雲端廊橋橫空出世,令雲陽旅游出現『井噴』,一舉躍入百萬游客俱樂部。

  低空跳傘、翼裝飛行、高空瑜伽、象棋對弈、詩歌大會、房車自駕等等,各類頂級盛會火熱舉辦,四海游客紛至沓來。雲端廊橋、絕壁棧道、愛情天梯、石筍河谷等,峭壁千仞,奇藤怪樹,煙雲奇幻,九曲洞天……處處皆仙境,步步驚人心。可輕舟泛波,可野嶺賞花,可星空露營,可草甸信馬;或林間戲猴,或棧道牽手,或秋醉霜葉,或冬滑積雪,莫不令人神往。

  龍缸,正在華麗轉身,向『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邁進。

  龍缸土家山歌:

  山連著山喲灣連著灣,望斷了松樹望直了灣,妹子你在哪裡喲,哥的眼睛哩早望穿;山連著山喲山重山,妹子你快點爬上山,望不見背?望不見人喲,哥的心子碎了大半邊。

  『井鹽鼻祖』扶嘉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這是大詩人杜甫客居雲陽時,所描繪的雲安鹽場喧騰繁忙的盛況。而這座繁榮2000多年名滿巴蜀的『鹽都』,則功在兩位曠世奇人的聚會與發現,同時演繹出一段流芳千古的神奇故事。

  那是在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漢王劉邦率猛將樊噲等,到巴郡朐忍縣(今雲陽)募集『板楯蠻』兵馬,驀然想起,此山川秀美之地,不是隱居著一位高人嗎?劉邦想到的這位高人就是扶嘉,他滿腹經綸,談吐不凡,當年在沛縣曾與劉邦有過交往。傳說其母在河邊洗衣,因一青龍漂近岸邊而驚駭伏地,龍盤踞其身片刻後遁去,於是嘉母懷孕。扶嘉出生便會說話,且善佔卜,能准確預言禍福。劉邦與樊噲一路尋訪,在湯溪河畔見到一襲青衫、仙髯飄逸的扶嘉,向他求問安定天下的良謀。喜逢故人,扶嘉便獻上『定三秦』之策。此策與韓信、蕭何之計有異曲同工之妙。劉邦大喜,任扶嘉為廷尉。扶嘉本不姓『扶』,因其有匡扶漢室之功,劉邦遂賜姓『扶』,封食於朐忍。

  卻說就在劉邦與扶嘉縱論天下大勢間,那猛將樊噲閑來打獵,忽見路旁銀光一閃,呼地躥出一只白兔,便張弓搭箭。白兔負箭倉皇逃去,瞬間鑽入草叢。樊噲下馬,撥開茅草,發現有一虛遮半掩的井洞,一掀石板——啊,一股白色霧氣轟然而出!

  扶嘉聞訊趕到,連接三根竹竿朝洞裡探去,收回竹竿,見竿上滿附灰白晶體,一嘗,不禁仰天驚呼:『鹽也!』

  這一發現,拉開了先秦時期雲陽汲鹵煮鹽的序幕。之後,扶嘉與其女兒『九龍女』又遍尋鹵脈,率鄉民再鑿新井。隨著鹽業日漸興盛,一個繁華集鎮形成。扶嘉因鹽井發現之初有白霧如雲、產鹽使百姓安居樂業,遂命名為『雲安』,以至後周、唐宋均以此為縣名。盛極時有二十多個省的移民在此建會館、修街巷、築廟宇,形成星羅棋布的『九宮十八廟』。而這口比自貢最老鹽井還早800年的『白兔井』,遂成為華夏大地最古老、使用壽命最長、保存最完好的大口徑淺井。

  雲安古鎮因鹽而興,是我國最古老的鹽場之一,曾在清代和抗戰時期兩次『川鹽濟楚』中作出巨大貢獻。重慶大轟炸期間,產鹽重鎮雲安曾3次遭受日本強盜的蹂躪。

  扶嘉造福桑梓,被後世尊為井鹽鼻祖,並為其專門修建了一座『龍君宮』設像祭祀。

  一位作家感言:

  白兔的奇妙出現是否上蒼之意?是昭示未來的一代明君漢高祖正呼之欲出,同時引導一位井鹽鼻祖應運而生?

  綠色『金字塔』

  『你們雲陽這些山頭怎麼光禿禿的啊?』

  這可不是一般人的一般性詢問或者嘆息啊!

  那是1958年春,毛澤東主席主持召開成都會議後,於3月29日乘江峽輪從重慶東下。船到雲陽,毛主席見兩岸山上滿目荒涼,皺皺眉頭,對陪同的原四川萬縣地委書記燕漢民說:『你們雲陽這些山頭怎麼光禿禿的啊?你們應該多栽樹綠化長江呀……』

  不幾天,燕漢民專程趕赴雲陽,傳達偉大領袖綠化長江的指示。雲陽迅速成立了全國唯一的長江林場。

  雲陽長江沿岸大部分是紫色砂頁岩,土壤厚度僅有20厘米左右,造林難度非常大。林場職工在專家指導下,以科學手段提高了樹苗成活率。沿江的鄉村也持之以恆義務造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80餘公裡的江岸段上,綠化面積16萬畝,2000多萬株挺拔蒼翠的柏樹,如生機勃勃的綠色迎賓儀仗隊,排列有序地在江岸靜靜接受檢閱。

  『山如眉峰聚,水似眼波橫。』江岸林帶為雲陽增添了生態魅力和旅游價值。游輪進入雲陽境內,游客無不為賞心悅目的景色和創業者的功勛驚嘆。有人感言:『這些山形好像金字塔,配上濃蔭,簡直是一座座綠色「金字塔」啊!』

  綠色『金字塔』不僅僅成為風景長廊,更深深根植在雲陽人心中。雲陽人牢記偉人綠化長江的號召,趁建設移民新城的機遇,將亂石林立、荒草萋萋的33公裡庫岸灘涂,打造成如詩如畫的『環湖綠道』。

  請聽聽雲陽人的理念吧——『把城市當景區來打造,把城區當客廳來管理』;建設『一天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生的公園』。

  請伴隨市民和旅游者悠閑的腳步去感受他們愜意的心境吧——

  漫步復興花海,倘徉月光草坪,歡躍在陽光沙灘,嬉玩於水上花園,奮力登雲梯體味凌雲壯志,流連龍脊石感悟銘文意境……

  已基本建成的14個旅游節點,騎走跑坐皆可享,山水花石盡可賞,文史科藝亦可品……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雲陽新城,無愧於『山水園林城市』和國家4A級景區的美譽。

  一網友順口溜:

  三峽梯城大名氣,爬上去得花大力氣;1999步登雲梯,雖累卻樂長相憶。

  (圖/文中共雲陽縣委宣傳部、雲陽報社)

  【活動介紹】

  為深入挖掘巴渝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和精神內涵,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旅融合,從2019年3月25日起,全市區縣『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分為『書記曬文旅』專題宣傳、『區縣故事薈』專題報道和『炫彩60秒』區縣文化旅游微視頻大賽三大主要活動,每周一、周四各推出一個區縣,每個區縣的宣傳周期為3天,持續至今年8月中旬結束。

  【如何點贊】

  第一步:下載『新重慶』客戶端

  第二步:打開客戶端,點擊右上角『我的』,用手機號進行注冊(已注冊用戶可跳過此步驟)

  第三步:在客戶端『頭條』欄目或『活動』欄目裡找到頁面,進入活動

  第四步:點擊欄目,為你喜愛的區縣點贊

 

責任編輯:平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