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護國門。

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二佛寺內的摩崖造像——禪宗六祖。

天下靈秀龍多山。

戰時育纔學校校址——古聖寺。

盧作孚廣場。

合川馬門溪龍。

合川桃片。
天生麗質的合川,未來之時心生向往,來了之後便想再來。暢游合川,總有一種讓你怦然心動的美。
合川之美,美在三江匯流。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匯於此,讓合川成為少有的天賜之地、奇境之城。江畔的古街古巷,宛若活色生香的清明上河圖;親水的濕地公園,處處可感受江城風情。三江河畔,青山遠黛,孤帆遠影,盡可體味杜甫留下的『幸為達書賢府主,江花未盡會江樓』的人生曠達。
合川之美,美在人文薈萃。展開2300多年的歷史畫卷,巴文化、理學文化、龍舟文化、抗戰文化在這裡傳承潤化,理學鼻祖周敦頤、一代廉吏於成龍、川東蠶桑之父張森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國船王盧作孚、少年英雄劉文學等名人志士,在這裡積淀下厚重文化。
美不勝收的合川,等你來釣魚城聆聽『獨釣中原』的英勇悲壯,去淶灘古鎮感悟禪宗文化的千古禪韻,往龍多山尋訪『巴蜀分界、佛道名山』的遺存古跡,到三江之中體驗濱水休閑的怡然愜意。
天生麗質匯三江,人文古韻薈合川。多情三江水,好客合川人!合川就是用這樣的顏值吸引你,用這樣的文化感召你,用這樣的熱情等待你。
滄桑歲月一座歷史之城的曠古回響
●釣魚城——延續宋祚獨釣中原
金庸的小說《神雕俠侶》裡邊有一場著名的襄陽之戰,神雕大俠楊過掄起石頭砸死了蒙軍統帥蒙哥。實際上,這是張冠李戴了,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合川釣魚城。
700多年前的南宋末年,蒙哥兵臨釣魚城。這位東征西討、所向披靡,幾乎征服了歐亞的蒙軍統帥,卻在釣魚城遭遇軍民頑強抗擊,不能越雷池半步。1259年,蒙哥被炮風所傷而後身亡。蒙哥陣亡,迫使蒙古帝國從歐亞戰場全面撤軍,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釣魚城這個只有2.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上,釣魚城軍民浴血奮戰,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歷經了大小200餘次戰斗,頑強抵御了蒙、元大軍。
36年的堅守,成就了古今中外最著名的一場曠日持久的保衛戰。釣魚城之戰,以『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而震驚了世界。
最後,釣魚城守將以不殺害城中一人為條件,開城降元,由此保全了守城軍民的性命。
漸行漸遠的刀光劍影,早已淡沒於三江長河。今天的釣魚城,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也是同時擁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殊榮的名勝景區,同時正在全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位於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內的范家堰考古遺址還入選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淶灘鎮——眾志成城千年禪韻
融古鎮、古廟、古佛於一體的淶灘鎮依水而建。清乾隆年間,為抵御水患和匪患,鄉賢張奇傑召集當時不到百戶的鄉民,經過多年的肩挑手扛,修建起一座堅固的瓮城。『同心合力,眾志成城』的精神,也隨著城門上『眾志成城』的遒勁字跡,鐫刻到淶灘人的心中。
淶灘古鎮曾修建過社倉,每家每戶拿出一部分糧食儲存起來,遭遇災年隨時可以開倉賑濟,這個制度維持了數百年。在社倉的蔭庇之下,古鎮上沒有一個人挨餓。1940年,在施劍翹發出的『一元獻機』號召中,淶灘人率先響應,80歲的老人捐出了辦壽宴的錢,新媳婦捐出了陪嫁的首飾……最終成為一場國人共同參與的愛國行動,一架架由普通民眾捐款購買的戰機飛赴戰場。
佛學之高,莫如禪宗。作為全國規模十分罕見的禪宗造像聚點,二佛寺成就了淶灘的千年禪韻。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傳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並有『歷來禪宗不造像』之說。但古鎮旁邊依山建造的二佛寺下殿卻出現了全國非常罕見的禪宗造像聚點。42龕、1700餘尊造像氣勢恢宏,技藝精湛,成為中國宋代晚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禪宗文化悠遠的淶灘古鎮成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二佛寺也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徜徉在淶灘古鎮,明清時期的木結構小青瓦房高低錯落,尺度宜人的青石板街巷古朴典雅。流連街巷之中,品味一出折子戲、一杯老蔭茶、一碗米酒、一碗豆花……時光還在,故事依然。
●龍多山——巴蜀分界佛道名山
龍多山峰巒起伏,宛若龍蟠,因此得名,素有『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龍多天下靈』之美譽。
龍多山是古代巴國、蜀國的爭奪地和分界線,相傳巴國和蜀國為了爭奪龍多山,連連發動征戰。突然在某天的大霧中,一聲山崩地裂巨響,山頂的一塊巨石猛然分裂,分裂處筆直堅硬,仿佛是牽繩刀切而成。巴蜀兩國認為是天神欲使兩國割地而治,雙方各自退兵,結束了常年戰亂的局面,從此以巨石作為巴蜀分界線。
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龍多山卻誕生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宗教文化景象,佛道兩教在山上和諧共存了上千年,素稱『西朝峨眉,東朝龍多』。相傳女皇武則天稱帝時『欽敕』山僧在山上建放生池。現在山上有佛教的龍佛寺和道教的太清宮、三清宮及牛王殿等宗教場所。同時山上的寺觀古寨、摩崖造像、石刻題記、自然風光渾然一體,美不勝收。
濟濟人傑一座人文之城的精神傳承
●養心亭前——寫下《愛蓮說》的理學鼻祖周敦頤
站在合川南城嘉陵江濱江路上眺望對岸,就能見到林木蔥蘢的小山頂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樓閣,這就是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命名的養心亭。
說起周敦頤,大家都會想起他那篇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的千古名作《愛蓮說》:『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但你也許不知道,周敦頤寫下《愛蓮說》的地方就在合川。
1056年,40歲的周敦頤被皇帝御筆欽點任命為合州(現合川)通判。周敦頤在合州任職四年多,治績卓著,尤其重視教育與文化。他為興辦州學,登門拜訪當地鄉紳捐資辦學,後來鄉紳出資在山頂修築了一座講學傳文的八角亭,本想請周敦頤題寫『八角亭』三字為匾額,周敦頤卻揮毫手書了『養心亭』三字,寫畢意味深長地解釋:『人,貴在養心也。』後來他還寫了一篇《養心亭記》,刻於亭內。
周敦頤離任後,合州人建起了生祠來紀念他。合川至今還有不少紀念周敦頤的建築物,比如『愛蓮巷』『濂溪祠』 『書院街』『書院路』等,這些地方也成為利用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廉政教育的好去處。
●古聖寺中——踐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大家陶行知
古聖寺是嘉陵江邊合川草街鳳凰山下的一座明代古寺廟。這座古寺是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連在一起的。
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回來,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走進鄉野。1937年7月,陶行知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合川草街這個山窩裡辦起了戰時育纔學校,創造性地在平民中間推行教育試驗,志在改造國家文化落後的局面。
彼時的育纔學校,以古聖寺的大殿作教室,廂房做寢室和食堂。招收的學生,大多是戰時難童、烈士後代和附近的農家子弟。學校由陶行知親任校長,開設有文學、音樂、繪畫、社學、自然、舞蹈、戲劇等學科。學校邀請了剪伯贊、賀綠汀、郭沫若、戴愛蓮、吳曉邦、姚雪垠等文化大家任教,還邀請夏衍、田漢、陽翰笙、徐遲、艾蕪、劉白羽、沙汀等知名人士講座。在這裡,陶行知踐行著他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育纔學校也由此成為他的一個偉大傑作。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對崇高師德的獨特概括,成為奉獻者的座右銘。如今,古聖寺旁建立了陶行知紀念館,無數人走進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他的愛國之心和育纔之情。曾經的古寺,曾經的記憶和故事,仍在澤及後人。
●芭蕉院裡——走出創造『東方敦刻爾克』奇跡的中國船王盧作孚
合川合陽城街道黑龍池文華街61號,是一條狹窄而幽深的小巷。穿過這條小巷,就來到一個藏在高樓背後的老院。合川人稱這個老院為芭蕉院,是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盧作孚的故居。
盧作孚是中國近現代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民生輪船公司的創辦者,素以『中國船王』名世。但他更為後人景仰的,是其偉大的愛國精神。在革命救國、教育救國和實業救國三大領域,他都傾其畢生所有,不懈探索,被譽為『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個人享受追求的現代企業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
1925年,32歲的盧作孚在家鄉合川籌辦民生公司,短短幾年後就完成了長江上游的航運界整合,開始了實業報國的征途。
抗戰時期,身處大後方的民生公司積極參戰,護送大量川軍奔赴抗戰一線。同時他率領民生公司冒著日軍的轟炸,參與了氣壯山河的被譽為『東方敦刻爾克』的『宜昌大撤退』,挽救了中國工業、兵工業的命脈,被毛主席譽為『中國實業界不能忘記的四個實業家』之一。
為了緬懷和傳承盧作孚的愛國精神,合川當地建起了盧作孚故居、盧作孚廣場、盧作孚中學等場所,讓盧作孚的精神一代代發揚光大。
地道風物一座韻味之城的物華天寶
●合川馬門溪龍——動物王國中的巨人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合川區太和鎮附近古樓山上發現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是生活在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的一種蜥腳類恐龍,是古今陸生動物中最大的動物,被稱為『動物王國中的巨人』。
馬門溪龍化石保存得非常好,僅化石就裝了40箱。馬門溪龍的身體長22米、高3.5米,頭頸抬起來可達11米高,估計活著時體重有三四十噸,仿佛是一座大吊車。如此巨大而完整的化石,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它不僅是亞洲體型最大的恐龍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之一。
『合川馬門溪龍』出土後,震驚了考古界與學術界,著名文學家、考古專家郭沫若專門題寫了『合川馬門溪龍』名稱。2017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其中郵票小型張中的恐龍圖案,就展示了『合川馬門溪龍』形象。
●合川桃片——榮獲巴拿馬博展會金獎的巴渝特產
1917年的巴拿馬博展會上,一種來自中國的小吃,憑借精巧的外觀和獨特的風味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一舉奪得展會金質獎章。它便是被譽為『世界第一桃片』的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創於1840年,距今已有170多年歷史。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合川『祥雲齋』糖果鋪開始生產甜桃片。合川桃片用上等糯米、核桃仁、白砂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特點為粉質細潤,綿軟,片薄,色潔白,味香甜,突出濃郁的桃仁、玫瑰香味。合川桃片有綠豆薄荷桃片、營養八珍桃片、精制椒鹽桃片等多種系列,是老少皆宜的休閑食品。
如今,合川桃片已成為重慶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合川肉片——曾是宋軍乾糧的非遺美食
經過不斷改良提昇,合川肉片成為正宗川菜裡僅有的兩道用地名命名的名菜之一。合川肉片采用去皮豬腿肉切片,裹全清蛋豆粉,下油鍋中兩面煎黃後,再加調料烹制而成,外酥內嫩,鮮香可口。
合川肉片始於南宋,有近800年歷史,是重慶市級非遺。相傳南宋淳祐三年,合州知州考察民情,到釣魚城護國門下一家小食店吃飯,小店徒弟炒魚香肉片,將過多的豆粉雞蛋拌肉下鍋,由於操作不熟練,肉片由炒變煎烙,色澤金黃,他忙中出錯,將花椒油當醋倒入鍋內,不料這道菜竟得到了知州的好評。
相傳合川肉片後來成為宋軍守城的軍糧,一方面是因為其含水分十分低,有利於軍需儲存保藏;另一方面是因為它便於攜帶、隨時可食用,因此成為守城軍民的應急糧食。
本版文圖由合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活動介紹】
為深入挖掘巴渝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和精神內涵,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旅融合,從2019年3月25日起,全市區縣『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分為『書記曬文旅』專題宣傳、『區縣故事薈』專題報道和『炫彩60秒』區縣文化旅游微視頻大賽三大主要活動,每周一、周四各推出一個區縣,每個區縣的宣傳周期為3天,持續至今年8月中旬結束。
【如何點贊】
第一步:下載『新重慶』客戶端

第二步:打開客戶端,點擊右上角『我的』,用手機號進行注冊(已注冊用戶可跳過此步驟)
第三步:在客戶端『頭條』欄目或『活動』欄目裡找到頁面,進入活動
第四步:點擊欄目,為你喜愛的區縣點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確診,上海3例江蘇1例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 8月23日5時35分『處暑』:歲歲秋相似,新涼直萬金
- 人口與計生法修改完成 我國正式進入『三孩時代』
- 世衛組織: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09201939例
- 補壹刀:BBC,又推出一個新『演員』!
- 布基納法索北部發生襲擊事件致47人死亡
- 47名非法移民在毛裡塔尼亞海域被發現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