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旅游  >  黑龍江
搜 索
綏芬河:加快落實自貿提昇戰略 積極打造向北開放自貿創新先導區
2025-07-10 10:43: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綏芬河鐵路口岸。

  天府盛國際物流中轉倉。

  

  瑪速瑪汽車配件出口基地。

  

  辛巴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羅斯帝國俄羅斯商品集散中心。

  

  綏芬河東寧機場。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2019年9月29日揭牌。

  

  綏芬河公路口岸。

  

  □文/攝高通本報記者 杜懷宇

  2019年8月,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作為三個片區之一,於2019年9月29日掛牌。片區規劃面積19.99平方公裡,重點發展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進口加工業和商貿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建設商品進出口儲運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綏芬河自貿片區緊緊圍繞『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職責使命,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總體目標要求,立足沿邊、跨境優勢,打造『一帶一路』高效暢通的『東通道』,勇當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排頭兵』,促進商貿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啟動開放發展躍昇計劃,積極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向北開放自貿創新先導區。

  1

  以自貿提昇戰略為引領,立足『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振興東北與遠東大開發、自貿區與自由港等重要節點,加快建設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推進優進優出,口岸功能不斷健全。片區獲批以來,新增4項口岸資質,口岸資質總量佔全省陸路口岸70%,已建成肉類、中藥材進境查驗指定監管場地,正在加快建設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場地、動植物指定隔離檢疫場地、進口木材儲備監管基地等項目,努力打造種類最全面、資質最豐富的沿邊口岸。

  推進大進大出,口岸運能持續提昇。促進跨境運輸擴量,鐵路口岸完成站場內到發線延長工程,由最長952米延長至1079米,接入列車由最多42節提昇至71節。濱綏鐵路改造工程今年底完工,跨境列車時速可由55公裡提昇至120公裡。

  推進快進快出,口岸通關全面提速。創新實施跨境車輛聯檢快放、綠色通道等通關方式,異地車輛審批備案時間由30至60天壓縮至15天。推動中歐班列『東通道』提質改造,跨境線路隧道已全線貫通。2024年,服務國內其他地區企業過貨額265.9億元,佔口岸過貨總額64%;服務『中歐班列』過境853列、8.12萬個標箱,佔全國4.4%。

  2

  以自貿提昇戰略為引領,片區對接境內境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暢通內循環、打通外循環,不斷拓展開放合作維度和水平

  拓展貿易市場。片區掛牌以來,貿易往來國別由75個增加至96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增長48.9%,與RCEP成員國貿易額由2142萬元增長到15億元,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速超20%。

  優化貿易結構。推動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高水平出口消費品加工區互動聯動,搭建了集貿易、生產、消費、物流、金融等全鏈條『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形成『貿易分撥』機制,更好吸引與服務更多企業入駐。

  昇級貿易業態。積極構建以邊境小額和一般貿易為主,邊民互市貿易、跨境電商貿易、市場采購貿易並行,服務貿易、保稅貿易、新型易貨貿易加速探索的貿易新格局。互市貿易創新構建『社區子基站+貨物監管倉+共享加工廠+交易大市場』新發展模式,開發『綏互通』線上服務管理平臺,設立邊民互市貿易資金池,牛肉、雞爪、豬手、涉證水產品等互市貿易進口加工食品實現突破。跨境電商創新提出打造『雙倉雙清』『雙采雙售』服務體系,實現『國內邊境倉+境外海外倉』聯動發展,建設國際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和跨境電商三級數據節點,全省最大的天府盛『龍江壹號倉』運營,境外商品一手貨源企業從74家增加到146家。市場采購搭建青雲市場『一層一品』展示交易平臺,為浙江、上海、深圳、東莞等地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實現預包裝食品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

  3

  以自貿提昇戰略為引領,秉承『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第一資源』理念,把開放工作放到全省、全國的視角下謀劃和推動,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發揮綜合平臺效應。以自貿試驗區『一區引領』,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互市貿易區、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等7個境內園區,以及圍繞木業、農業、水產、物流等為重點的7個境外園區;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家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作為國家級開放試點政策獲准先行示范,『7+7+3』高水平的綜合平臺建設及制度開放布局,賦能向北開放高質量發展再提速。

  科技賦能產業昇級。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積極落實『建設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創新人纔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工作任務。加強『教育賦能』,與哈工大卓越工程師學院、牡丹江大學開展『產教研』『實地培訓』等合作;加強『人纔賦能』,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進米其林等汽車配件企業,並與京東集團合作建設『綏e采』平臺,助力本地生產企業商品銷售;加強『科技賦能』,『中藥研發研究院』和『藥食同源實驗室』已掛牌運行,生物分離純化實驗室近期將開工建設。

  項目積蓄產業動能。堅持重點項目帶動、有效投資拉動,落實『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做大做強片區產業經濟總量。其中,木材方面,啟動運營實木家居產業園,支持大自然、和祥居、瀚宇等龍頭企業引入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通過科技賦能提高生產效率,建立全省最大的進口木材加工產業基地,年落地加工木材200萬立方米,闊葉單板年產量佔國內40%。農產品方面,招引北大荒、良運、金谷等全省糧食加工重點企業,年加工能力超100萬噸;首站進口冷鏈集散港落地運營,日加工能力50噸,實現產值2.99億元、稅收1163萬元;雪絨花肉類加工、中藥飲片加工基地等項目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方面,投資11.5億元清潔能源綠色通道項目已經啟動建設,將打造成為全省最大的清潔能源進口基地。汽車配件方面,投資2.1億元汽車配件出口基地項目建成運營,2024年投產後完成貿易額2.8億元,稅收2400餘萬元。高科技方面,俄蜜源蜂產品加工、辛巴赫精釀啤酒、叡雲眾合生物分離純化等17個高科技項目相繼落地。

  4

  以自貿提昇戰略為引領,全面激活商貿文旅活力,營造服務完備的商旅發展環境,釋放新業態新經濟新消費潛能,實現商旅一體化、業態多元化、品質高端化發展

  圍繞首發經濟,激活中俄民間『煙火氣』。突出中俄特色元素,創新業態模式,開展了『新春食尚購』『五一跨境消費嘉年華』『第一屆歐羅巴-?布嚕國際燒烤啤酒節』『龍須溝中俄大集』等特色活動,吸引大量俄羅斯游客和國內游客前來購物、觀光,日均人流量達5000人次;拍攝4期《尋味綏芬河》宣傳片,塑造網紅打卡餐飲地,吸引游客消費體驗;開展首屆『雙品網購節』『心綏我動歡樂6·1雲端嗨購促消費』『心綏我動電商嗨購6·18龍江電商節綏芬河專場』等活動,建成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今年1-5月,綏芬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6億元,同比增長4.2%;網零額實現7.63億元,同比增長12.74%;網零量4807.17萬件,同比增長4.55%。

  攪熱旅游市場,開展中俄出行『跨境游』。立足與邊境睦鄰商貿往來、新興業態方興未艾的開放前沿,作為黑龍江省首個試點跨境自駕游口岸,2024年創新開通一次性旅游護照,完成5批次跨境自駕游。2025年推出『預約通關+綠色通道』服務,首次實現俄方車輛入境自駕和房車跨境游,推動中俄旅游合作邁入新階段。全年規劃13批次活動,通過持續積累管理經驗,跨境自駕游業務日趨成熟,為打造跨境旅游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

  促進文化交流,搭建雙向奔赴『強磁場』。建立國際友城27對,厚植民間合作基礎。聚焦境外狩獵、堪察加半島雪地溫泉垂釣等產品,開發網紅旅游線路;常態化舉辦中俄家庭互訪、共迎新年活動;每年舉行中俄夏令營、攝影展、油畫展、藝術節、電音節、研學旅行等文化活動30餘場;打造射箭、摔跤、滑雪、籃球、越野車爭霸賽及中俄體育大會等體育交流品牌。

  牡丹江市委常委、綏芬河市委書記、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王鐳表示,下一步,綏芬河自貿片區將加快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提昇戰略,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重點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縣域經濟發展突破年』『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服務企業效能提昇突破年』的『三個突破年』工作部署,探索推進『口岸經濟』『外事經濟』『窗口經濟』『區域經濟』,努力在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進程中先行示范,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向北開放自貿創新先導區。

責任編輯:平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